首 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章制度  |  依申请公开  |  学校主页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预决算公开专栏 
站内搜索:
 
  最新信息公开
天津体育学院行政事业性收费...  
天津体育学院经营服务型收费公示  
天津体育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  
天津体育学院2022-2023学年本...  
天津体育学院2022-2023学年度...  
关于2023年天津市级普通高校...  
天津体育学院2023年信息公开...  
天津体育学院章程  
 
  通知公告    
天津体育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5-01-04 10:46   审核人:

2014年天津体育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天津市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方针,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面对2014年的就业形势,坚持走培养特色人才的发展道路,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深化就业指导与服务,确保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圆满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根据教育部及天津市相关要求,现将学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概况

1、毕业生人数

天津体育学院2014届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共计1549人,其中专科毕业生173人,本科毕业生1180人,硕士毕业生196人,截至2014年11月10日,全校总体就业率为89.03%。性别分布:学校2014届毕业生的男女总体比例为1.37:1。其中,专科毕业生男女比例为0.48:1;本科毕业生男女比例为1.6:1;毕业研究生男女比例为1.36:1。

2、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率

天津体育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流向:专科毕业生共计173人,截至2014年11月10日,落实毕业去向的专科毕业生149人,占专科毕业生人数的86.13%。其中,133人落实工作,16人升学读本,24人待就业;本科毕业生共计1180人,截至2014年11月10日,落实毕业去向的专科毕业生1070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90.68%。其中,964人落实工作,105人升学读研,1人出国,110人待就业;毕业研究生共计196人,截至2014年11月10日,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研究生160人,占毕业研究生人数的81.63%。其中,159人落实工作,1人出国, 36人待就业(见表1)。

表1.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率

就业

状况

毕业生总数

就业率%

签就业协议

签劳动合同

其他录用

应征义务兵

升学

出国

待就业

暂不就业

合 计

1549

89.03

371

6

873

6

121

2

169

1

研究生

196

81.63

107

0

52

0

0

1

36

0

本科生

1180

90.68

261

6

691

6

105

1

109

1

高职生

173

86.13

3

0

130

0

16

0

24

0

专科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率情况。体育保健、社会体育及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均在88%以上,其中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的只有3名毕业生,均为学前教育专业(见表2)。

表2.专科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率

  专业名称

总人数

签就业协议

签劳动合同

其他录用

待就业

升学

就业率

 学前教育

80

3

0

61

9

7

88.75%

 社会体育

18

0

0

16

2

0

88.89%

 舞蹈表演

35

0

0

24

7

4

80%

 体育教育

29

0

0

19

6

4

79.31%

 体育保健

11

0

0

10

0

1

100%

合  计

173

3

0

130

24

16

86.13%

本科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率情况。英语、特殊教育、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在94%以上,只有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就业率在80%以下(见表3)。

表3.本科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率

专业名称

总人数

签就业协议

签劳动合同

其他录用

征兵

待就业

暂不就业

升学

出国

就业率

教育技术学

21

3

0

10

0

3

0

5

0

85.71%

 新闻学

35

6

0

21

0

3

0

5

0

91.43%

 英 语

42

4

0

26

0

1

0

10

1

97.62%

运动训练

574

142

2

332

3

62

1

32

0

89.02%

民族传统体育

98

10

0

74

0

6

0

8

0

93.88%

体育教育

78

19

1

42

2

4

0

10

0

94.87%

 舞蹈学

99

13

2

69

0

7

0

8

0

92.93%

特殊教育

21

10

0

10

0

1

0

0

0

95.24%

应用心理学

25

6

0

11

0

2

0

6

0

92%

 运动人体科学

23

2

0

14

0

4

0

3

0

82.61%

 运动康复与健康

28

8

0

8

0

6

0

6

0

78.57%

公共事业管理

28

12

0

9

0

3

0

4

0

89.29%

社会体育

53

15

1

30

1

3

0

3

0

94.34%

市场营销

27

5

0

18

0

0

0

4

0

100%

旅游管理

28

6

0

17

0

4

0

1

0

85.71%

合  计

1180

261

6

691

6

109

1

105

1

90.68%

毕业研究生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率情况。康复医学与理疗专业签约率100%,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体统体育学就业率在85%以上,其它专业均在70%以上(见表4)。

表4.毕业研究生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率

专业名称

总人数

签就业协议

其他录用

待就业

升学

出国

就业率

 体育人文社会学

19

8

6

5

0

0

73.68%

 体育教育训练学

66

44

15

7

0

0

89.39%

 民族传统体育学

7

4

2

1

0

0

85.71%

 运动人体科学

25

11

8

6

0

0

76%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2

2

0

0

0

0

100%

 体育硕士

77

38

21

17

0

1

77.92%

合  计

196

107

52

36

0

1

81.63%

3、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我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大型其他企业为主,达到48.09%,其次是一般初、中等教育单位比例为25.24%(见表5),就业趋势呈现多元化。

表5.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序号

单位

性质

 

 本 科

  专科

研究生

总人数

比例%

1

一般党政机关

 

33

5

5

43

3.42

2

科研设计单位

 

1

12

0

13

1.04

3

高等教育单位

 

5

0

31

36

2.87

4

一般初、中等教育单位

219

29

70

318

25.24

5

一般医疗卫生单位

10

3

5

18

1.43

6

其他事业单位

 

98

61

0

159

12.66

7

大型国有企业

 

30

0

7

37

2.95

8

大型三资企业

 

20

1

0

21

1.67

9

大型其他企业

 

544

22

38

604

48.09

10

部队

 

 

2

0

3

5

0.4

11

城镇社区

 

2

0

   0

2

0.16

12

合  计

964

 133

 159

1256

100

4、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就业较多,比例占到了36.31%,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较多,比例占到了19.84%(见表6)。

表6.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序号

行   业

本科

专科

研究生

总人数

比例%

1

农、林、牧、渔业

7

0

1

8

 0.64

2

采矿业

4

0 

1

5

0.4

3

制造业

42

2

3

47

3.74

4

电、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2

0 

3

25

 1.99

5

建筑业

36

0 

0

36

 2.87

6

批发和零售业

42

0

3

45

 3.58

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7

1

0

28

 2.23

8

住宿和餐饮业

13

3

1

17

 1.35

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2

2

2

66

 5.25

10

金融业

18

2

0

20

 1.59

11

房地产业

12

0

1

13

 1.04

1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5

0

3

48

 3.82

1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1

12

4

37

 2.95

1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

1

0

11

 0.88

1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1

2

4

67

 5.33

16

教育

260

94

102

456

 36.31

17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

5

9

34

 2.71

1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28

7

14

249

 19.84

1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3

2

5

40

 3.18

20

军队

1

0

3

4

 0.32

21

合   计

964

133

159

1256

100

5、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专科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前三名的省份,天津69人占总数的51.88%;内蒙11人占总数的8.27%;河北9人占总数的6.77%。

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前十名的省份,天津482人占总数的50%;河北省116人占总数的12.03%;山东71人占总数的7.37%;山西56人占总数的5.81%;北京49人占总数的5.08%;河南29人占总数的3.01%;内蒙27人占总数的2.8%;浙江20人占总数的2.07%;广东18人占总数的1.87%;江苏14人占总数的1.45%。

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域分布前三名的省份,天津103人占总数的64.78%;山东19人占总数的32.2%;河北9人占总数的5.66%。

二、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014年,我校对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绝大部分毕业生对我校传授的知识、教育教学的管理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比较满意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综合评价比较满意,个别有不满意的反馈,说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是比较认可。

三、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1、领导主抓,亲自部署。

为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全面推动2014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3月份学校召开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党委书记、院长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各系部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及辅导员参加。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大力推进 “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及各系部级领导班子亲自抓就业,发动全校各部门和全体老师一起助力就业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处配合、校系部层层落实、全校共同努力”的就业工作机制,组织力量,完善工作手段,给予就业工作充分保障。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整合资源、完善措施、改进工作,为毕业生满意就业提供良好服务,为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以创业意识的培养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将培育创业型人才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素养,将社会就业培训内容提前介入,在校内开设大学生创业课为公共选修课程,就“如何创新创业”、“如何开业注册”及“企业如何运作、管理”等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打破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与社会实践能力之间的隔阂。2014年我校共获准立项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项,另有19项被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推荐参加国家级项目评审。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搭建更好的平台。

3、扎实推进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2014 年学校针对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一是职业教育网络学堂,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使就业指导网络课程覆盖到全校所有学生,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成长的全过程。二是举办就业特色竞赛活动,真实模拟就业流程,举办职业规划大赛,增强了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与针对性。三是举办全校就业工作人员就业指导能力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四是通过网络或者面谈的方式,直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求职技巧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惑。五是组建天津体育学院职业发展协会学生社团,并以此为抓手,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或创业讲座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开展生涯人物访谈等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接触社会,增长才干,提高就业竞争力。这些措施对帮助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科学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就业竞争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六是就业工作“信息化”,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就业工作,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校讯通、QQ 在线新媒体辅助手段,完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无间断的“网上就业服务平台”,提高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七是就业工作“全员化”,学校要求各培养单位领导、研究生导师及专业教师与每个毕业生建立对应的就业指导服务关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实现就业指导“一对一”、“全覆盖”,形成了“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工作格局。八是编印《毕业生就业指南》,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就业中心对国家、地方及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了梳理,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汇总,面向全体2014届毕业生免费发放。九是组织中小型招聘会,学校通过整合就业资源,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学校共举办中小型供需见面会4场,组团单位2场,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达到58家,岗位总数650个,毕业生需求信息比较充足。

4、做好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

大力实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努力帮助困难毕业生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实现就业。针对就业困难及家庭困难学生,给予更多关心与关注。为每位困难学生建立了就业档案,即时动态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通过“一对一”帮扶,专人辅导、优先推荐等方面,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设立就业专项援助资金,切实做好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经济援助。资助比例为毕业生总数的5%,资助标准为300元/人。重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如交通费、简历制作费、招聘会门票费、通讯费等。

5、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从源头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在人才培养各环节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招生促培养、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14年开始,学校启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招生计划,优化专业结构,实行就业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硬性挂钩,确保招就渠道顺畅。

四、2015年高校毕业生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人,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15.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之就业意向过度集中,来年本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近两年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供给数量没有增加,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比较明显,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首先,现实的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并且有常态化趋势;其次, 部分毕业生专业背景、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已经成为结构性矛盾的焦点 。从我校近三年的就业趋势来看,就业率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85%以上),但还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打好基础,完善机制,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开阔的思路和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2015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关闭窗口

天津体育学院办公室 制作并维护 2014